关键词 |
万州仪器外校,萍乡仪器外校,崇明仪器外校,闸北仪器外校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微度智控LM78系列雷达物位计于今年6月初发布的V1.3.11版本开始新增加了电流校准功能,此功能可以提高电流输出的准确度,使仪表电流误差值达到正负1μA,使得雷达能够更加准确和稳定的输出电流信号,避免因为微小误差带来的额外沟通和调试成本。实验室分析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受其使用频繁程度、 准确度要求、 使用环境、 使用性能等多因素的影响, 可以说,确定校准周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分析人员在以下几个问题常有疑问,比如,如何确定校准周期的原则和方法? 确定校准周期有哪些现行的标准依据? 实验室内部可以随意更改仪器设备的校准周期吗?别着急,答案一个个来揭晓!CNAS-CL01 中5.10.4.4 校准证书(或校准标签)不应包含对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该要求可能被法规取代。
明确规定校准实验室不能给出校准周期的建议。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仪器在次校准之后,第二次校准时间先规定1年,1年后送校准实验室校准还是很“准”(与次校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就可定2年了,依次类推,长不能超过5年,但期间一定需安排期间核查,如果发现不稳定情况,就需重新校准。
校准周期的确定要有理有据
先说校准周期,也就是确认间隔, 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关系到在用测量仪器的合格率。只有严格执行校准周期, 才能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为量值准确可靠, 科学的确定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不合理会怎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 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是否合理, 取决于校准合格率, 也取决于仪器的历史校准记录, 可将其作为基本的依据。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是操作环境的变化, 或者是测量仪器使用方式和条件的变化, 可能导致仪器失准。因此, 当测量仪器的一个校准周期过后, 就该立即校准。另外, 在有效校准期内, 也应不定期抽查仪器偏离的状态。根据上述信息对校准周期做适当调整, 适当延长或缩短校准周期。确定校准周期的原则
确定校准周期遵循两条对立的基本原则:
一是在这个周期内测量仪器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尽可能小;
二是经济合理, 使校准费用尽可能少。
为了寻求上述风险和费用两者平衡的佳值, 使用科学的方法,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 经分析研究后确定。
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吗?
用户的使用情况是千差万别的, 若不加区别的一律机械的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 很难所有的测量仪器在校准周期内都是合格的。因此, 按照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校准周期。但是, 由于实际情况相当复杂, 要正确确定校准周期, 是难以办到的, 只能要求大体上正确、 合理, 使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科学, 更加经济合理。
注意哦:盲目的缩短校准周期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对测量仪器的寿命、准确度及生产和人力也将带来不利影响。而单纯由于资金缺乏或人员不够而延长校准周期将是十分危险的, 可能由于使用不准确的测量仪器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严重的后果。
确定校准周期的依据
校准周期的确定需要各种知识, 考虑多种因素。若超过一个周期, 可能引起质量特性的恶化, 那是由于机械磨损、 灰尘、 性能和实验频次等所致。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类型。质量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小一些;质量不好的, 可能受的影响大一些。因此, 各个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每种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
确定校准周期的依据是:
(1)使用的频繁程度。使用频繁的测量仪器, 容易使其计量性能降低, 故可以缩短校准周期来解决。当然,提高测量仪器所用的原材料性质、 制造工艺和使用寿命也是重要的手段。
(2)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要求准确度高的单位, 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各个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需要什么准确度等级, 就选择什么等级。该高就高,该低就低,不盲目追求高准确度,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精度过低, 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给工作带来损失, 也是不可取的。
(3)使用单位的维护保养能力, 如果单位的维护保养比较好, 则适当缩短校准周期;反之, 则长一些。
(4)测量仪器的性能, 特别是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即使同类型的测量仪器, 稳定性、 可靠性差的,校准周期应短一些。
(5)对产品质量关系较大的,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测量仪器, 其校准周期则相对短一些;反之, 则长一些。
如何科学地确定校准周期?
统计法:根据测量仪器的结构、 预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相似情况,将测量仪器初步分组,然后根据一般的常规知识初步确定各组仪器的校准周期。
对每一组测量仪器, 统计在规定周期内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数目,计算在给定的周期内, 这些仪器与该组合格仪器总数之比。在确定不合格测量仪器时,应排除明显损坏或由用户因可疑或缺陷而返回的仪器。如果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高,应缩短校准周期。
如果证明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低,则延长校准周期可能是经济合理的。如果发现某一分组的仪器(或某一厂家制造的或某一型号)不能和组内其他仪器一样工作时,应将该组划为具有不同周期的其他组。
小时时间法:这种方法是确认校准周期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表示。可以将测量仪器与计时指示器相连, 当指示器达到规定值时, 将该仪器送回校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优点是, 进行确认的仪器数目和确认费用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 此外可自动核对仪器的使用时间。例如我们
使用某公司的示波器,不用连接计时器,可以直接在示波器上查到连续使用了多长时间,很方便管理。但是,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有下列缺点:
(1)当测量仪器在储存、 搬运或其他情况发生漂移或损坏时, 则不应使用本方法;
(2)提供和安装合适的计时器, 起点费用高, 而且由于可能受到使用者干扰而需要在监督下进行, 又增加了费用。
比较法:当每台测量仪器按规定的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 将校准数据和前几次的校准数据相比, 如果连续几个周期的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则可以延长它的校准周期;如果发现超出允许的范围, 则应缩短该仪器的校准周期。
图表法:测量仪器在每次校准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同一校准点,将它们的校准结果按时间描点,画成曲线,根据这些曲线计算出该仪器一个或几个校准周期内的有效漂移量,从这些图表的数据中,可推算出佳的校准周期。常见疑问解惑Q&A
1.实验室设备的校准周期可以自己规定吗?
一般设备校准后证书上都会推荐一年一校准,有人说一些设备事完全不用每年都校准的。设备的校准周期可以自己规定吗?如果按自己规定的周期校准的话评审组认可吗?
好是自己规定校准周期,因为校准周期是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相关的。校准周期可以自己确定,但同时还要参照国内的计量法要求(如果你们申请的是CNAS认可)。其实在标准(ISO/IEC 17025:2005)5.10.4.4中明确指明,校准证书不应该包含校准间隔的建议,但是如果与客户有协议,或被法律明确规定的除外。 所以,可以调整设备校准周期,但前提是你们给出调整后的合理依据,否则,审核时仍然不会被接受。
2.校准的问题应该问仪器设备公司吗?
校准公司不了解设备的使用频率、保养情况、使用环境等因素,他给你定的校准周期相对不合理,比如一把钢尺,保管得很好,一年就用两三次;另一把钢尺,随便放工作台上,一天8个小时;校准公司给的校准周期肯定都是1年1次,这样对把尺子校准周期太短了,对第二把尺子校准周期又太长,三五个月可能就失准了。仅对于企业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因为要通过资质认定,要求不一样,可能很多设备都需要检定。
3.校准周期和期间核查的联系?
国家有规定在校准周期内,设备维修、跟关键换零部件、仪器迁移等要重新校准,在校准周期内还要进行设备的期间核查,来设备的稳态和准确性。如果设备,这里指的是设备而不是尺子、圆规等,自己定义校准周期则要小于国家规定的周期。
实验室可以根据仪器特点,使用频率等等特性,自定义校准周期,只要设备处于正确使用状态,能达到预期使用即可。 通常需要提供期间核查等措施,来证明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但校准周期也不是越长越好,因为时间越长,不确定度性越大。
小结
计量校准是提高实验室效率的重要环节,而确定校准周期是计量工作的一项关键环节,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确定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时, 要对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后评估决定。
粗算一下,这些年来大概读过几百篇学生写的报告。总体上,感觉学生在写报告时碰到的大问题是从来没有写过类似的东西,要么不知道写什么,要么不知道怎么写,要么两者都不知道。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从家门到校门一路读书读上来的,没有真刀真枪地参加过实际工作,他们的经历以课堂学习、做作业和考试为主。大概是学生做久了,不自觉地会养成一种思维上的惯性,完成商务数据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多少带着一些学生写作业或是写论文的心态。尽管有不少同学中曾参加过各种实习,但由于年资尚浅,做的大多是基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公司也没有花太多精力认真培养,很多时候上级布置一个具体的任务,就去找一些数据算一算,完成一些图表,然后回馈给上级,这种感觉还是在做作业/写论文。
某些同学的报告这么写,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清楚地知道,是老师来给这份报告打分,于是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还是一个学生交作业给老师打分的关系。将报告当成平时作业/论文,将自己当做学生,将老师做当目标受众。而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不管是报告人还是受众,一般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会要求在课程后做演示的时候强调,先构想一个实际的商业环境,对参加pre的所有人进行角色定位,同学们不再是学生的角色,而是“打工人”,老师也不再是教师的身份,也要根据项目调整自己的定位,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顺便也挑战一下自己的演技,在几个组的pre中充当了各种角色,如投资人、部门经理、国安局领导,等等)。
建议同学们以后不管是写报告还是作报告,要琢磨一下: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我在什么场合报告?报告的受众是谁?他们的知识背景是什么?他们的对这个报告的期望是什么?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根据角色定位来决定写什么说什么,怎么写怎么说。
受众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技术、业务和管理者,当然实践中这三种身份往往会有重叠。与之对应,这三类人的兴趣点有着不同侧重:技术一般关心的是how,即技术路线、实现中的与难点、方案的效果如何,等等。业务关心的是what,也就是数据分析结果如何落地,如何应用到生产场景当中,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要做的话力度有多大合适。管理者关心的除了前两者外(我个人接触下来大多数管理者更偏业务),还会评估如果采纳数据分析得到的建议,成本是多少?收益有多少?风险是什么?再做决策。除此之外,管理者还会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数据分析工作给整个组织带来的收益与成本,是否有必要常规化数据分析(甚至成立的数据分析部门),是否有下一次合作,等等。当然,这里说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情况,实际工作中受众的构成与兴趣点会更加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在报告撰写与汇报的准备阶段,考虑照顾到受众的兴趣点,才能受到欢迎。
在我的课程中,一般会建议在报告中尽量照顾到三类受众的兴趣点。一般会要求包涵业务和管理者这两类受众,因为大部分同学由于课程学习的原因和人生经历的原因,相对来说对于技术更加了解,报告写作时喜欢偏向于技术,但是我相信,早日建立起面向不同类型受众的意识,对同学们将来走入职场,是有益的,至少在商学院是这样。
温湿度计计量检定时采用常温下、荫凉、冷冻及其净化车间的温湿度规定不一致,以净化车间应用的温湿度计为例子,GMP规定是温度18℃~26℃、湿度 45%~65%,可是计量检定单位计量检定的情况下是不容易有所差异的,复检的情况下公司能够向计量检定部门建议不一样应用自然环境的温湿度重要检测点关键计量检定。
温湿度计仪器设备校准准备工作:将规范器的摄像头放置恒温恒湿箱个人工作室的管理中心部位,被检仪器设备放置 恒温恒湿箱个人工作室的合理室内空间内,置放的方法与总数应不危害箱里气体循环系统。恒温恒湿箱的个人工作室应确保密封性,且不可置放湿冷或强吸水性原材料。
1.温度校准:温度示值误差校准:校准点应分布均匀在全部检测范围上,不可低于三点。校准箱的温度做到预设值后,应再平稳 30min 后逐渐读数,读熟规范器,后读 被检仪器设备,间距 5min 后反复读数一次。取2次读数的算数平均值为规范器和被检仪器设备的温度量程。
2. 被检仪器设备在各校准点上的温度示值误差均应合乎本规程 5.1 的要求。
3. 湿度校准:湿度示值误差校准:按照从低温干燥到高低温的次序开展校准,校准点应分布均匀在全部检测范围上(一般先后为 40%RH,60%RH,80%RH),不可低于三点。湿度校准时,箱里温度控制精度在 20℃,恒温恒湿箱的湿度做到预设值后,应再平稳 30min 后逐渐读数,读熟规范器,后读被检仪器设备,间距 5min 后反复读数一次。取2次读数的 算数平均值为规范器和被检仪器设备的相对性湿度量程。
4.被检仪器设备在各校准点上的湿度示值误差均应合乎本规程 5.1 的要求。
5.温湿度校准可另外开展。被校仪器设备读数均以看着方法开展。针对指南针仪器设备, 视野应垂直平分内径量表。温湿度计校准与计量检定,温湿度校检结果都是有一个误差指数,以规范45%为例子,被检温湿度计测到的结果可能是43%,也是有可能是47%,自然这两个结果也没有超出要求的差值范畴,该温湿度计全是达标的,可是若没有考虑到误差指数,测到47%的那只温湿度计放到净化车间内应用,当它读数为45%或是46%的情况下,工业厂房内的湿度肯定是小于45%的,因此这只温湿度计在净化车间内检测的湿度低限应当设定为47%,而不是45%,同样别的的检测关键环节也应当考虑到误差指数,温湿度计每一次计量检定结果都需要依据应用自然环境和每一次计量检定结果开展计算设置一个检测上低限,来更的体现检测的结果。
常用玻璃仪器容量的度,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国家规定容量仪器都符合国家计量规定,经检验合格才可出厂、使用,但我们手上的玻璃仪器,也不一定全部合格可靠。所以新购入的玻璃量器以及当其用于要求较严格的实验时,则须按要求对其准确度予以重新校准,本期我们梳理了玻璃量器校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PS: 给大家附上参考标准 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关注本公众号后,回复“玻璃”即可免费获取。)
| 01.常用玻璃量器哪些需要校准
| 02.玻璃量器校准条件
| 03.常用玻璃仪器校准步骤
| 04.校准结果处理与校准周期
新购买的玻璃量器的容积并不一定与它所标示的容积完全一致,因此,玻璃量器在购入投入使用前均需校准。不仅是新购入的玻璃量器,日常使用的玻璃量器也应由质检部负责制定校准操作规程,相关实验室人员负责配合落实,来玻璃量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检测过程中的质量。
实验室里常用的需校准的玻璃量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容量瓶、量筒量杯四种。
1. 容量瓶、滴定管校正前应对其进行检漏;
2. 新购入的玻璃仪器加入适量的铬酸钾洗液浸泡4-6小时或过夜,倒出洗液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纯水冲洗3次。在通风干燥处自然风干。待仪器内壁不挂水珠为清洁干净;
3. 洗净的玻璃量器(若量入式量器行干燥)应提前1小时放入工作室内,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4. 室温不宜超过(20±5)℃;室内温度变化不能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应超过2℃;
5. 校准所需设备校准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规定的要求;
6. 附校准设备一览表:
1. 滴定管校准(衡量法)
校准前准备:活塞密合性检查
玻璃活塞、塑料活塞:当水注至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小分度值。
(1)将清洗干净的被检滴定管垂直稳定的安装到检定架上,充水至高标线以上约5mm处;
(2)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零位,同时排出流液口中的空气,移去流液口中的后一滴水珠;
(3)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滴定管容量的带盖称量杯,称得空杯质量。完全开启活塞,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
(4)当液面降至被检分度线以上约5mm时,等待30s,然后10s内将液面调至被检分度线上,随即用称量杯,移去流液口的后一滴水珠。
(5)将被检滴定管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在调整被检滴定管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温筒内的水温,记录读数,读数应准确到0.1℃。按公式(1-1)计算被校滴定管在标准浓度20℃时的实际容量,其中表一为:水在10-40℃间的γ值:2. 移液管校准(衡量法)
(1)取洁净、干燥的具塞锥形瓶放置电子天平上回零;
(2)将移液管洗净,吸取纯化水至标线以上,用滤纸擦干管外的水,将管尖移至受液器壁(可为适宜体积的烧杯),缓缓调节液面弧度至标线,然后垂直移至已称重的具塞锥形瓶(此时将锥形瓶倾30°),使水沿瓶壁缓缓流下;
(3)当移液管为无分度只有单标线者,水流至管口不流时,静置15秒钟,移去后的水滴,再称重;
(4)当移液管为有分度、不完全流出式时,使液面流至被检刻度线上约5mm处,等待15秒钟,然后将液面准确地调至被检刻度线处,再次称重,即得水重;
(5)刻度吸量管校准检:
0.5ml(包括0.5ml)以下者为: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
0.5ml以上者为:总容量的1/10(若无总容量的1/10分度线,则检2/10点(自流液口起));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
每个校准分段应校准2次,即做平行试验2次。移液管的容量允差见下表:3. 容量瓶校准(衡量法)
(1)对清洗干净并经过干燥处理过的被检量瓶进行称量,称得空容量瓶的质量;
(2)注纯水至被检量瓶的标线处,称得纯水的质量;
(3)将温度计插入到被检量瓶中,测量纯水的温度,读数应准确到0.1℃;
(4)按公式(1-1)衡量法计算被检量瓶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每个容量瓶应校准2次,即做平行试验2次。
网络分析仪是否可以不校准?
不校准直接测试,这是网络分析仪的降档使用方法,不校准状态比校准后的误差可能大10倍以上,可以用来临时观察评估,不可用作正式测量报告数据。
图片
校准件配套数据的必要性
的配套数据是校准件价值所在,没有数据的校准件不能用来做校准。
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时,选定激活所使用的校准件配套的数据,不能不选,也不能选择不配套的其它数据,也不能选ideal理想值,否则导致校准错误。配套数据不准确,会导致的校准误差。
图片
什么是SOLT和TOSM校准?它们的区别?
两者是同样的校准技术。
SOLT是Keysight的叫法,Short - Open - Load - Through;
TOSM是R&S的叫法,Through - Open - Short - Match。
推荐称为TOSM,因为Load和Line的缩写都是L,可能产生混淆。
图片
正确TOSM校准基础要求?
✦ 校准件接口类型与DUT完全一致;
✦ Through - Open - Short - Match各个校准件的配套数据匹配,多项式模型或s1p数据均可;
✦ 在矢网Cal kit菜单中检查Through校准件数据,是否male-male, female - female以及male - female 三种类型齐备,而且通常male - female直通不需要物理器件,实际是测试电缆接口直接互联,Delay(或电长度)和loss等于零,其它两种直通这两项参数大于零,或者完整s2p数据;
✦ 在矢网Cal kit菜单中检查Through校准件数据,如果仅有THRU(m-f),delay=0,而其它OSM校准件数据齐备,此套校准件不支持male-female以外的TOSM校准,如果是m-m或f-f的被测件测量,只能应用未知直通UOSM校准;
✦ 在矢网Cal kit菜单中检查Through校准件数据,如果THRU(m-f)的delay=0,那么即使校准箱中存在THRU(m-f)物理器件,也不能在TOSM校准值使用;
✦ 注意,可能在使用的校准箱中,发现有各种接口类型的直通连接器,但是Cal kit中没有配套数据,说明这仅仅是连接器,只能作为未知直通,不能用作THRU直通校准件。
图片
同轴校准常用方法?
✦ 双端口和多端口测试时,如果Through - Open - Short - Match各个校准件的配套数据完整且在校准周期内,推荐使用TOSM;
✦ 如果直通校准件没有的配套数据,推荐采用未知直通校准,SOLR是Keysight的叫法,UOSM是R&S的叫法,校准过程与TOSM类似,执行OSM校准步骤后,用一个普通同轴连接器代替THRU做未知直通校准;
✦ 单端口器件测试时,推荐OSM(OSL)校准。
图片
UOSM的"未知直通"连接器的要求?
未知直通连接器,实现测试界面之间的连接,与DUT接口类型一致,驻波没有特殊要求,损耗不大且满足互易性(S21=S12 >> -40dB)即可。
图片
校准件的配套数据类型格式?
校准件的配套数据,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多项式模型,另一种是S参数数据。
✦ 校准时采用配套的校准件数据,不可使用ideal理想数据;
✦ S参数数据类型,是校准件配套计量的S参数数据;
✦ 多项式模型,除了特性阻抗以外,一般给出Open的电容多项式系数、Short的电感多项式系数、Through的延时(单位ps)或电长度(单位mm),以及上述校准件的loss(GΩ/s或dB/√GHz);
✦ 精密级校准件,每套校准件严格的出厂测试,配套计量的S参数数据类型,并且给出基于此数据的多项式模型;
✦ 经济型校准件一般都采用多项式模式的模式,而且每个型号的多项式系数都是一样的,无需出厂测试,产品线工艺误差,不确定度比精密级校准件差。
图片
测试同轴连接器的要求?
测试电缆末端连接器要求很高,随意使用的普通商用转接器无法精度要求。生产工艺和精度的原因,造成同轴内导体连接缝隙,造成阻抗不连续,反射驻波会恶化。另据计量学界对此连接缝隙的仿真研究,要求校准件有一定的缝隙避免出现谐振,且不同同轴类型和频率范围的连接器,要求的小缝隙尺寸不同。对于空气线校准件,为了两侧的对称性,尽量缝隙小化。
图片
快速查验网络分析仪是否故障
各端口不接电缆开路进行全频段波量测试,显示水平功率曲线,数值等于网络分析仪设置功率,起伏不超过2dB,说明状态完好;
曲线如果出现大的波峰波谷,说明网络分析仪故障。
图片
快速查验校准件故障方法?
以下是正常校准件的表现:
✦ 端口1分别直接连接Short - Open - Load(Match),S11扫频测试;
✦ Open和Short,S11幅度接近0dB,S11的delay与配套数据一致;
✦ Open的起始相位0°左右,Short的起始相位180°左右;
✦ 匹配负载的S11<-20dB,相位随机;
✦ Through连接端口1-2,观察测试S11≈S22<-20dB,S21≈S12且数值很小。
图片
如何校准同轴校准件的数据
✦ 初始检验校准件,包括特殊设计的精密空气线、精密负载和短路器,精密测试电缆和连接器;
✦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上述装置完成初始TRL校准后,对校准件进行测试获取S参数数据,作为配套数据。依据这些S参数进行曲线拟合运算,可以得到多项式模型系数数据。
图片
校准件的维护保养
✦ 校准件是精密校准器具,严防物理损伤,保持日常清洁防尘维护。另外注意日常使用中的磨损造成校准件数据的变化,使用一段时间需要重新校准,校准周期建议1年或500次连接,原厂和计量机构可以提供校准服务。
✦ 建议与生产企业签订保修、维修和校准服务合同,校准件用量大且频繁的用户需要注意,有些厂商规定拒绝单体校准件维修替换,整套购置,这种情况需考虑维护预案以避免损失。
为推进校准实验室认可工作,不断提升校准实验室能力水平,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CNAS)秘书处于2022年6月29日至30日以网络直播的形式组织举办了校准实验室认可宣贯培训。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意向申请或已获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2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准实验室及相关机构的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CNAS副秘书长肖良在培训启动会上指出,为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更好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地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关于“要聚焦主责主业,在强化市场监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带好头作表率”的指示精神,落实田世宏副局长在今年6月9日世界认可日上的讲话要求,根据常态化防控的需要,CNAS秘书处安排组织了本次线上培训,这是CNAS服务认可对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肖良还介绍了CNAS概况及新动态,探讨了认可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强调要进一步发挥认可作用,规范校准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次培训邀请了中国计量协会秘书长王晓冬对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动态进行了分析。CNAS校准实验室认可部负责人对校准实验室认可政策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CNAS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详细讲解了校准实验室认可新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要素,并对参加培训人员反映集中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帮助各校准实验室、各相关人员加深对认可要求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校准实验室认可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在培训满意度调查中,参加培训人员对本次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要将培训所学所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能力水平,与CNAS共同推动校准行业的发展。
全国仪器外校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