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5
搜索标王
򈊡򈊣򈊠򈊧򈊦򈊥򈊤򈊠򈊠򈊦򈊨

热销产品

Products

产品名称:福建龙岩仪器校准

品牌:

供应商家:广东省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道滘镇厚德上梁洲工业区

联系商家:点击查看联系方式

详细信息

重庆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2016年由广东世通出资1500余万元成立。公司拥有自主产权实验大楼,地址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区科技园联东U谷科技园内,是国家高新技术、知识产权贯标企业。
重庆世通仪器检测校准中心实验室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2020年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认可,认可号L13133。2021年获DILAC认可。实验室校准源,校准检测覆盖范围广。中心设有:力学、长度、衡器、电学、电磁、热工、几何量、工程建筑等校准检测实验室。
重庆实验室作为西南服务中心,通过本地化运营,区域协同发展的方式,快速相应,提升服务质量,围绕“服务促发展”的工作主线,打通西南地区服务网格化,已与西南地区众多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服务,效率”是西南地区客户对重庆世通的肯定,未来世通仪器检测将不断壮大技术服务团队,以创新为动力,着力西南检测校准服务高地,让服务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为西南地区企业发展蓄力加码。
一、本公司服务范围:
电学类: 万用表、电感电容测试仪、网络分析仪、绝缘导通测试仪、综合测试仪、功率校准器、插头线综合测试仪、插头线压降测试仪、漏电起痕试验机、安规综合测试仪、音频阻抗仪、极性测试仪、线圈测试仪、电机综合测试仪、二次电池测试系统、多功能校准源、指针功率表、晶体管图示仪、分流器、
示波器、离子风机、功率计、电桥、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频谱分析仪、变频电源、电位差计、高阻计、欧姆表、耐压测试仪、绝缘耐压测试仪、直流稳压电源、电子负载、静电测试仪、频谱分析仪、综合测试仪、线材测试仪、表面电阻测试仪、毫伏表、安规综合测试仪、电容箱、火花机、晶体管图示仪、电池综合测试仪、电力谐波分析仪、匝间试验仪、锂电池保护测试仪、…….
今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风雨,历程,见证了民族历史命运深刻改变的伟大转折,镌刻下中国人民坚定迈向复兴的丰功伟绩。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计量事业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参数量值传递到多技术综合计量、从分散到统一的艰苦创业道路。

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对长度计量基准和有效对量值传递系统,致使制造炮和炮弹工厂的量值不统一,导致发生无坐力炮膛炸和近炸等严重事故,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有关领导和工业部门引起了高度重视,决定在我国创防计量工作。

1952年2月,主管工业的重工业部兵工局决定在第四研究所筹建一个精密机械加工车间和一个精密测量室,从事研究枪、炮口径量规和枪弹、炮弹尺寸样板的制造和测量工作,利用校准样板来统一各生产厂所生产产品的量值。计量从此诞生。

1957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讯兵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划归部五院,并成立了五院二分院,在二分院成立测试处,建立了无线电标准仪器室(即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的前身)。五院一分院,导弹试验训练基地和核试验基地也建立了测试处,与武器研制,试验任务配套。当时,五院副院长钱学森主管计量工作。

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苏联的撤退,“三年困难时期”和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建设造成了的困难和破坏。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计量工作者克服各种困难,奋力开拓,把计量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破坏,计量出现了前进中的困难,计量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怀疑,对计量是否有必要存在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召开军民座谈会,统一对计量的认识;召开两次工作会议,促进工业计量的发展;召开北京座谈会,加强技术的计量工作;开展“五查”整顿工作,提高计量整体水平。终,70年代这十年间,经过广大计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计量拨乱反正,统一了认识,在调整中不断前进。

到了20世纪80年代,是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年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作为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计量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并在联合和统一中实现了快速发展,为科研、试验、生产、使用中的量值统一,确保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大型试验的成功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也是在这期间,航天工业部二院计量站(现航天二院二〇三所)被确定为科工委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

其中,1983年,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次计量工作会议。聂荣臻副给会议写了贺信,他在信中强调指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没有计量,寸步难行。计量更是重要。

20世纪90年代,是计量实现统一后得到快速发展、取得成就的年代。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计量通过两次计量工作会议和“八五”“九五”计划,在计量机构建设、技术手段建设、计量法制建设、计量队伍建设、规范计量活动以及加快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计量为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计量在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更加规范管理。明确了地方科技工业管理部门、集团公司、计量技术机构等各方计量工作职责和要求;明确了计量技术规范全过程闭环管理程序和要求;规范了计量标识的印制和使用,提升了计量的整体形象。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起,我国计量事业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运行有效和持续改进的计量监督管理体系与计量技术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工业技术的进步,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与计量事业共同成长的还有老一辈的计量人,其中航天二院203所原副总工程师、总计量师叶德培就是其中一位。

1955年,上海女八中的毕业生叶德培,被保送至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两年后,她离开俄院,进入清华大学学习雷达技术。这期间,叶德培加入了中国,并在毕业前夕申请入伍,成为计量战线的一员。叶德培刚入伍时,计量正处于初创时期。一次,某型号被发现整批弹不合格。经过她和同事们分析查找,查明问题的根源是衰减器的校准曲线有误。通过这次事件,她真正意识到,计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武器的性能。从此,她爱上了计量,在计量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

20世纪80年代初,叶德培担任了203所无线电计量室的领导工作。在她的下,全室大力拓展计量服务领域,积极引进设备,开展测试方法研究。在她的下,室里气氛好、人气旺,成为一个很有凝聚力的集体,这种优良的工作氛围一直延续至今。

90年代初,叶德培担任了203所副总工程师、总计量师。她认为,203所应当在每个五年上一个台阶。在她的积极倡导与推动下,203所在毫米波计量测试技术、网络化管理的建立方面迅速发展,同时更新了不少系统的测试设备,为203所终成为国家认可实验室打下了良好基础。如今,所内计量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技术水平处于系统的地位。

叶德培虽长期在技术一线工作,但在理论上也建树颇丰。这些年来,她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名词术语委员,为此不懈努力了十几年。“测量不确定度”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建议用于评定测量结果的新概念,但国内一直未能很好的引入。叶德培经过数年的努力,先后将国际《测量不确定度表示导则》译为中文,并写成教材进行推广。她本人也成为国内研究“测量不确定度”的。叶德培还多次参与了计量“国军标”的制定工作,经常为计量人员讲课。

“铸科技之尺,量国民经济之天”的“铸尺量天”,便是计量人的初心与精神。叶德培等老一辈计量人始终恪守着作为一名员的信念,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了新中国计量事业,填补了计量史上的多项空白,培养见证了一代代计量人从懵懂到功勋的成长,实现了新中国计量事业由起步到腾飞的跨越,开拓了新中国计量史从星火到燎原的伟大成就。

作为新时代计量人,我们理应接过老一辈计量人的旗帜,以“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的标准,在党中央领导下,直面挑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使计量事业更上一层楼。

陕西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2019年由广东世通出资1000余万元成立,2020年购买自有产权大楼一栋,地址位于西安市高陵区丝路融豪工业城科技园内,已获得陕西当地计量考核建标20项,2021年完成同步启动CNAS和DILAC申请。
陕西世通仪器检测校准中心实验室面积达3000余平米,校准源,覆盖范围广。中心设有:力学、长度、衡器、电磁、热工、几何量、轻工、流量计,气体报警器等校准检测实验室。
陕西世通作为集团西北技术服务中心,布局西北,希望凭借自身多年积淀的技术优势,立足区域企业实际需求,着力构建、的创新服务体系,与客户协同互动,终将它打造成为集团的一个平台,为中西部及企业客户提供的检测校准服务,为中西部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公司校准检测中心设有:力学、长度、衡器、电学、热工、几何量具等校准实验室。本校准中心可对以上类别范围的各国仪器进行校准并出具认可的法定校准。校准、检测报告具有性、可靠性、公正性。 公司的主营区域分布在华南地区(东莞、深圳、惠州、广州、中山、佛山、珠海等城市)和华东地区(上海、温州、苏州、宁波、昆山等城市),辐射面及长三角和珠三角。

本公司仪器设备,业务素质精良,并严格按照实验室建设要求设有: 电学、力学、热工、长度、衡器、光学等校准科室.是国内民营校准检测机构当中,通过校准项目多的机构之一。常规校准仪器有: 电学类: 万用表、电感电容测试仪、绝缘导通测试仪、综合测试仪、功率校准器、插头线综合测试仪、插头线压降测试仪、寿命测试仪、漏电起痕试验机、安规综合测试仪、极性测试仪、线圈测试仪、电机综合测试仪、二次电池测试系统、静电测试仪、数字功率表、分流器、功率计、频率计、信号发生器、失真度测量仪、变频电源、电位差计、高阻计、欧姆表、耐压测试仪、绝缘耐压测试仪、直流稳压电源、电子负载.....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融豪工业城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园第11座
我司服务宗旨:科学.公正.准确.。我司将以合理的价格,的服务,的检测技术为广大顾客服务,欢迎您来电咨询.洽谈!
吴承洛(1892年2月~1955年3月),字涧东,化学家、计量学家和学会工作活动家。1910年赴上海南洋中学学习,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5年留学美国,在里海大学工学院学习,以化学工程为主,理论化学为辅,兼学机械工程和工业管理。1918年于里海大学毕业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1920年他返回祖国,先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1921年后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兼化工系主任。同时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1927年,吴承洛应蔡元培之聘,任南京国民大学院秘书,协助蔡元培训练了一批秘书干部,建立了新的公文程序,了新的民众教育制度。1930年,任度量衡局局长、度量衡检定人员养成所所长,1932年任中央工业试验所所长,后又继任度量衡局局长,1939年任经济部工业司司长和商标局局长等。新中国成立后,吴承洛任政务院财经技术管理局度量衡处处长和发明处处长,主持建立度量衡制度、标准制度、发明专利制度和工业试验制度等,为和发展新中国的计量、标准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一二三制”启动了“标准制”的推行
吴承洛关注度量衡单位制改革问题,是在1927年。南京成立后,当时绝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万国权度公制(简称“公制”)为我国标准制。为了顺利推行标准制,有便以民间习惯又与标准制有简单比率的“市用制”作为过渡制。当时已提出10多个“提议”。工商部认为事关国家大计,应慎重商量、详细研究、博采周咨。并派吴健、吴承洛(当时在中国工程学会组织度量衡标准)、寿景伟、徐善祥、刘荫茀等负责进行。吴承洛总结了清末和民国四年两次改制梗阻的原因,又搜集外国的成功经验,并对各个“提议”对照“便以民间习惯又与标准制有简单比率”这一基本原则,分类评论,写了一万多字的论文:《中国度量衡制度标准之研究》(发表在《工程》1928年第7期)。在12个“提议”(18人参加)中有五六个“提议”,其市尺、市升、市斤对应的公制单位量比较接近。如1市尺=30或32公分(厘米),1市升=1公升,1市斤=500公分(克或1/2公斤)。而吴承洛(和徐善祥)提出的“提议”,其表述为:1市尺=1/3公尺,1市斤=1/2公斤,1市升=1公升;也可以表述为:3市尺=1公尺,2市斤=1公斤,1市升=1公升,简称:“一二三制”。这一“提议”巧妙地取“一二三”的比率,好学好记,换算简便,容易推行。故在评选中胜出。吴、徐的主导思想是不要像前几次那样搞甲制、乙制,标准制、辅制的双轨制。那样会造成换算麻烦且须配备两套器具等问题。仔细分析,“一二三制”中的市用制和万国权度公制是同属公制单位量制,只是表述形式不同而已,所以当即被采纳,很快形成学术界共识。“定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另以与标准制有简单的一二三比率的为市用制”这一基本原则,经国府第七十二次会议议决,推选蔡元培、纽永健、薛笃弼、王世杰、孔祥熙诸同审查,并邀徐善祥、吴承洛出席,经过两次会议审查,一致同意据此“基本原则”拟具《民国权度标准方案》,呈报国府。后经国府会议修正,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18日公布《民国权度标准方案》。接着,1929年2月16日公布《度量衡法》。“一二三制”的实现,使我国度量衡制顺利进入近代计量学行列。吴承洛的刻苦钻研、匠心运,解决了多年来大家苦苦思考的难题,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功不可没。


培训度量衡检定人员 讲授近代计量学原理
全国度量衡局成立后,培养度量衡检定人员,是紧迫的基础工作之一。吴承洛兼任度量衡检定人员养成所所长。他提出的培训度量衡检定人员的规划是:度量衡检定人员分一、二、三三个等级。度量衡检定人员的入学学历为大学及理工科毕业;二级度量衡检定人员的入学学历为中学毕业。一、二等级的学员由全国度量衡局度量衡检定人员养成所培训。三级度量衡检定人员的入学学历为初级中学毕业,由各省市培训,或由中央代培。每一等级的培训学习时间都是3个月。入学和结业,都须经考试合格(每次考试过后,就把试卷登载在《度量衡同志》上,内容有:党义、国文、英语、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经济常识、社会常识、机械常识、制图原理)。学科内容,普通的有:法学通论、行政法、统计学以及公文实习等;的有:中国度量衡史、外国度量衡制、度量衡法规、度量衡制造法、度量衡检定法、度量衡换算法、计量学、机械学及检定、制造、换算、宣传、绘图等各项实习。教材有吴承洛自编的各种讲义。吴承洛亲自讲授《近代计量学》原理。他说: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切知识,都是从“计量”得来的。然而要计量得精细准确,有假定(假定相当于人为设定)的标准,度量衡单位就是假定的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如果没有假定的度量衡标准,人们就不能识别和区别事物的长短、轻重、多少。近代科学上所表明的各种量,都是由长度、质量、时间三个单数关系所组成的复数关系的量。基本量的单位,以及由其组成的其他各种计量单位,统称计量单位。声光电化热力的科学、天文、地理的测量值,都可以由准确的计量单位表示。而且在当时的度量衡检定中,已把汽油计、水表、电能表、温度计称之为计量器具。可见当时吴承洛已谙熟近代计量学原理,个把“计量”一词引入到度量衡行业中来,把我国古老的度量衡按照近代计量学的原理来规范管理。从1931年到1936年的五六年内,经过培训合格的检定人员,一等12个班计86人,二等17个班计383人,三等(由地方培训2120人,中央培训52人)计2172人,总计2641人。1936年,在全国2000余个县中,已有1500个以上的县设有度量衡检定分所,并且都配有各等级度量衡检定人员。在此国难之中,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很不容易。


组织成立度量衡学会 行政工作需要学术化
吴承洛说:“行政工作需要学术化,所以我多年来就做了行政与学术联系的工作。”他在美国留学期间(1916~1919年),就参加了“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学会”,29岁时就担任中国工程学会会长。在国内,由他发起成立的学术团体有5个,其中花精力多的当数“中国化学会”和“中国度量衡学会”。民国于十八年(1929年)二月间,公布《度量衡法》,次年(1930年)1月1日为《度量衡法》施行日期。10月间全国度量衡局成立。5月22日,度量衡检定人员养成所期学员班开学。7月14日,中国度量衡学会召开成立大会。到会会员70人,首推吴承洛为大会执行,通过了度量衡学会组织章程,选出理事会和董事会,选出会长吴承洛、总干事廖定渠、董事会陈儆庸。会员发展对象:度量衡局本部、养成所、度量衡制造所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历届培训的高、中等级的度量衡检定人员;还聘请教育、科学、工业界人士为赞助会员。据统计会员人数:1930年133人,1931年275人,1932年325人,1936年535人。吴承洛认为:“一个学术团体,精神与工作的表现,百分之九十要在刊物上努力”。从1931年起出版度量衡学会会刊,吴承洛说,我和每期培训班的学员朝夕相处,切磋应用技术。学习结业后,他们将回到各省市担任检定工作,开始和民众接近。他们都是我们“甘苦与共”的同志。把会刊的刊名就叫《度量衡同志》吧。《度量衡同志》从1931年到1945年的15年间共印发28期,开始每年4期,内迁后,1938年辗转长沙、重庆路上,无法出刊。1939~1945年,在冒着日机轰炸、邮路不通、经费无着的困境中,坚持每年出一期。1945年的一期是用毛笔誊写在石板上印刷的。尽管条件那么艰苦,《度量衡同志》仍保存了许多极为珍贵的资料。度量衡学会在吴承洛的领导下,对于新制度量衡单位制的创立和完善,制造、检定、检查规程的制定,度量衡器具设计、生产、使用技术的研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1936年9月,吴承洛在中央播音电台的3万字的讲演——《新制度量衡》,就是民国兴盛时期,中国度量衡的创业史。吴承洛还提出,度量衡学会要编写《中国度量衡史》。《中国度量衡史》的编写大约始于1934年,列提纲,查资料,分编拟写,由吴承洛总成,并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列为《中国文化丛书——辑》)。《中国度量衡史》是我国部度量衡通史专著,其大特点是引用古籍资料,条例清晰。经过整理,建立起了中国度量衡史体系。对于民国前期的度量衡改革记载尤详。该书多次再版,为研究中国度量衡史的参考书籍。吴承洛还创办了《工业中心》和《工业标准与度量衡》两本期刊。

广东省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2005年由恒宇仪器出资成立于广东东莞市。恒宇仪器创立于2000年,是研发制造品质检测仪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深耕品质检测仪器多年的制造研发优势,充分利用公司在仪器检测人员、技术、服务等面的资源优势,出资2500万成立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为顾客提供更全面更的服务。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个,参与起草国家标准和制定规范规程多个,在国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为省、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东莞市专利培育企业,是CMA、中国实验室CNAS,国际ilac-MRA认证单位,东莞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示范单位,东莞市质量协会会员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实验室联合会会员单位。2014年受到广东省科技厅及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专项资助。
广东世通检测校准中心实验室面积2000多平方米,实验室校准源,拥有福禄克、惠普、安捷伦、菊水、新天等大批进口、国产仪器一千余台套,校准检测覆盖范围广。中心设有:力学、长度、衡器、电学、电磁、热工、理化、光学、几何量、电力、轻工等校准检测实验室。
为确保公司以更高的品质服务客户,2019年投资7000余万元在东莞新建1万多平方实验大楼,广东世通将以更高的品质、更完善的服务,更强大的技术团队,为客户提供、的服务。
长度计量校准实验室:量传标准设备、检测维修能力强的实验室,本室共建有量块、平直度、粗糙度、光学仪器、测绘仪器、通用量具、精密测量、三坐标测量机、圆度仪、验光标准器组等共55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负责本地区的几何量的量值传递,提供检测和校准服务,开展各项目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修理。
人物简介
  赫兹出生在德国汉堡一个改信基督教的犹太家庭。父亲是汉堡城的一名顾问,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在他去柏林大学就读之前就已经展现出良好的科学和语言天赋,喜欢学习阿拉伯语和梵文。他曾经在德国德累斯顿、慕尼黑和柏林等地学习科学和工程学。他是古斯塔夫·基尔霍夫和赫尔曼·范·亥姆霍兹的学生。1880年赫兹获得博士学位,但继续跟随亥姆霍兹学习,直到1883年他收到来自基尔大学出任理论物理学讲师的邀请。1885年他获得卡尔斯鲁厄大学正教授资格,并在那里发现电磁波。赫兹在柏林大学随赫尔姆霍兹学物理时,受赫尔姆霍兹之鼓励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当时德国物理界深信韦伯的电力与磁力可瞬时传送的理论。因此赫兹就决定以实验来证实韦伯与麦克斯韦理论谁的正确。依照麦克斯韦理论,电扰动能辐射电磁波。赫兹根据电容器经由电火花隙会产生振荡原理,设计了一套电磁波发生器,赫兹将一感应线圈的两端接于产生器二铜棒上。当感应线圈的电流突然中断时,其感应高电压使电火花隙之间产生火花。瞬间后,电荷便经由电火花隙在锌板间振荡,频率高达数百万周。由麦克斯韦理论,此火花应产生电磁波,于是赫兹设计了一简单的检波器来探测此电磁波。他将一小段导线弯成圆形,线的两端点间留有小电火花隙。因电磁波应在此小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压,而使电火花隙产生火花。所以他坐在一暗室内,检波器距振荡器10米远,结果他发现检波器的电火花隙间确有小火花产生。赫兹在暗室远端的墙壁上覆有可反射电波的锌板,入射波与反射波重叠应产生驻波,他也以检波器在距振荡器不同距离处侦测加以证实。赫兹先求出振荡器的频率,又以检波器量得驻波的波长,二者乘积即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正如麦克斯韦预测的一样。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1888年,赫兹的实验成功了,而麦克斯韦理论也因此获得了无上的光彩。赫兹在实验时曾指出,电磁波可以被反射、折射和如同可见光、热波一样的被偏振。由他的振荡器所发出的电磁波是平面偏振波,其电场平行于振荡器的导线,而磁场垂直于电场,且两者均垂直传播方向。1889年在一次的演说中,赫兹明确的指出,光是一种电磁现象。次以电磁波传递讯息是1896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开始的。1901年,马可尼又成功的将讯号送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20世纪无线电通讯更有了异常惊人的发展。赫兹实验不仅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更为无线电、电视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随着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的实验和1887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推翻了光以太的存在,赫兹改写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新的发现纳入其中。通过实验,他证明电信号象詹姆士·麦克斯韦和迈克尔·法拉第预言的那样可以穿越空气,这一理论是发明无线电的基础。他注意到带电物体当被紫外光照射时会很快失去它的电荷,发现了光电效应 (后来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予解释)。1894年37岁的赫兹因为败血症在波恩英年早逝。他的侄子古斯塔夫·路德维格·赫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古斯塔夫的儿子卡尔·海尔莫斯·赫兹创立了超声影像医学。
人物成就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6年至1888年间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他证明了无线电辐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电磁场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达,通常称为波动方程。1887年11月5日,赫兹在寄给亥姆霍兹一篇题为《论在绝缘体中电过程引起的感应现象》的论文中,总结了这个重要发现。接着,赫兹还通过实验确认了电磁波是横波,具有与光类似的特性,如反射、折射、衍射等,并且实验了两列电磁波的干涉,同时证实了在直线传播时,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从而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使它更加优美、对称,得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现代形式。此外,赫兹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研究了紫外光对火花放电的影响,发现了光电效应,即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释放出电子的现象。这一发现,后来成了爱因斯坦建立光量子理论的基础。1888年1月,赫兹将这些成果总结在《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一文中。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由法拉第,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888年,成了近代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发现的真理,更重要的是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随着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的实验和1887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推翻了光以太的存在,赫兹改写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新的发现纳入其中。通过实验,他证明电信号象詹姆士·麦克斯韦和迈克尔·法拉第预言的那样可以穿越空气,这一理论是发明无线电的基础。他注意到带电物体当被紫外光照射时会很快失去它的电荷,发现了光电效应,后来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予解释。
科学贡献
  赫兹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正当人们对他寄以更大期望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却于1894年元旦因血中毒逝世,年仅36岁。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简称“赫”。赫兹也是是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它是每秒中的周期性变动重复次数的计量。赫兹的名字来自于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其符号是Hz。电(电压或电流),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在通信应用中,用作信号传输的一般郝是交流电。呈正弦变化的交流电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幅度时正、时负,以一定的能量和速度向前传播。通常,我们把上述正弦波幅度在1秒钟内的重复变化次数称为信号的“频率”,用f表示;而把信号波形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作“周期”,用T表示,以秒为单位。波行进一个周期所经过的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以米为单位。f、T和λ存在如下关系: f=1/T ,v=λ.f ,其中,v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3xlO^8米/秒。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以符号Hz表示。赫兹(H·Hertz)是德国的物理学家,1887年,是他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赫兹”定为频率的单位。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在载带信息的电信号中,有时会包含多种频率成分;将所有这些成分在频率轴上的位置标示出来,并表示出每种成分在功率或电压上的大小,这就是信号的“频谱”。它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就叫做信号的频带范围。例如,在电话通信中,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300~3400赫;在调频(FM)广播中,声音的频率范围是40赫~15千赫,电视广播信号的频率范围是0~4.2兆赫等。
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这种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在光的照射下,使物体中的电子脱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打效应。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hυ=(1/2)mv^2+I+W 式中(1/2)mv^2是脱出物体的光电子的初动能。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这是金属的特征,因而对于金属来说,I项可以略去,爱因斯坦方程成为 hυ=(1/2)mv^2+W 假如hυ 英年早逝
  在1892年,赫兹被诊断出感染了韦格纳肉芽肿(发病时会经历剧烈的头痛),而他试着去治疗这种疾病。 在1894年,赫兹终于在德国波恩离世,享年36岁,他死后被埋在Ohlsdorf汉堡的犹太墓地。 赫兹死后留下了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赫兹(原名:伊丽莎白‧道欧)和两名女儿乔安娜和玛蒂尔德。 而他的妻子在他死后并没有改嫁。 1930那年代,希特勒崛起,他的妻子和三名女儿也从德国搬到英国。 1960年,查尔斯萨‧斯坎德拜访了玛蒂尔德‧赫兹,询问有关她父亲的事,并在不久之后出版了一本有关海因里希‧赫兹的书。根据查尔斯萨的书指出,赫兹的两名女儿都没有结婚,因此他没有任何后裔。

世通仪器检测可提供一下服务:世通仪器检测可提供包括长度类仪器校准、力学类仪器校准、电学类仪器校准、电磁学类仪器校准、无线电学类仪器校准、光学类仪器校准、理化类仪器校准、热工类仪器校准等计量领域的技术服务.
(1)校准仪器,计量仪器,校正仪器,校验仪器,检定仪器
(2)仪器校准,仪器计量,仪器校正,仪器校验,仪器检定,仪器外校,仪器检验。仪器校验
(3)设备校准,设备计量,设备校正,设备校验,设备检定,设备外校,设备检验,设备校验
(4)量具校准,量具计量,量具校正,量具校验,量具检定,量具外校,量具检验,量具校验
(5)测试仪器校准,测试仪器计量,测试仪器校正,测试仪器校验,测试仪器检定,测试仪器外校,测试仪器检验,测试仪器校验。
203所晶体器件研究室研制的遥测高频晶体元器件、电源低频晶体元器件以及卫星信标高精密晶体元器件,为1970年4月24日将我国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航天日到来之际,张龙贵同志代表203所老一辈航天人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当年的艰苦历程和成功的喜悦。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我们在远离北京的军垦农场的学员们和全国人民一样,当卫星划破长空,听到熟悉、清脆《东方红》乐曲时,都情不自禁的欢腾起来!大家互相拥抱,高兴极了,当时不少学友都来问我:“星上有你们室的晶体吧?”我激动的大叫起来:“有,有呀!”

4月25日新华社向世界宣告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情况。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这其中频率元器件就是203所的石英晶体。

石英晶体做为稳频关键元件,卫星、火箭和地面跟踪测试系统都少不了,部领导宋健、任新民曾多次指示:“石英晶体是关键元件,成败关键”。1957年成立的203所石英晶体研制室,当时是为航天各型号提供所需石英晶体产品的单位。1960年经历了大发展,增加了不少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我是4月初来的。当时条件很差,工艺设备和测试仪表很少,在室主任、老高景浩的指导下,石英晶体工程组下分高、中、低和标准4个组。我和同年级同学陈仲伦负责低频晶体的研制工作。大家都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边干边学,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都紧密配合。从1961年起我和老陈、王秀美工人师傅(1970年五一劳动节晚应邀去了天安门观礼台观看了焰火,在天安门下观礼台上聆听了卫星播出的东方红乐曲)在一起先后研制多种低频晶体。工作中,大家都任劳任怨,互相配合,加班加点习以为常,为了工作从不叫苦。1964年前工作条件很差,如在研制12.8千周和16千周晶体时,由于对其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对支架结构进行了多次设计和试验,特别是耐振、耐冲击动态要求高。每次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很辛苦,要把测试设备从西院搬运到东院例行试验室,当时没有现在的运送工具,推车怕振坏了仪表,每次全靠我和老陈一趟又一趟双手托着走,生怕不小心磕着、碰着出了故障耽搁了试验进度。头痛还是搬运从计算处借来的又重又大又笨的1兆周计数器,相当于现在的洗衣机大小,约150斤,还没有轱辘。每次去做试验都是我和老陈用大竹杠子来回抬,要轻起轻放,生怕它出事,一路真是提心吊胆呀。无数次的高频振动,震耳欲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当时为了尽早完成任务,做到元件,很少考虑个人得失。工艺王师傅配合非常好,不断反反复复的制作与改进,从不厌烦,每次都精心操作质量,总是提前完成任务。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各型号需要的几种低频晶体的研制都按时完成了任务。

今天回想起来,我们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初期做了一点点贡献,深感是一种光荣,老陈在九泉之下也一定很安息,以来,随着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我国航天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我国国威和军威,做为一个航天人也很自豪。现在203所石英晶体元器件室先后经过几次技术改造,通过大家的努力,不论是研制生产手段还是产品种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更好的为我国航天事业服务,望各位同志加油,再加油!

世通仪器检测在全国有多个实验室欢迎来电咨询:陈工(广东,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四川,福建,安徽,浙江,江西等等)均可上门检测,校准证书带CNAS,出证书快,证书可加急,(主要业务:仪器计量,仪器校准,仪器检测,仪器校验,仪器外校,仪器校正,仪器测量,仪器测试,仪器标定,仪表计量,仪表校准,仪表检测,仪表校验,仪表外校,仪表校正,仪表测量,仪表测试,仪表标定,量具计量,量具校准,量具检测,量具校验,量具外校,量具校正,量具测试,量具测量,量具标定,器具计量,器具校准,器具检测,器具校验,器具外校,器具校正,器具测量,器具测试,器具标定,设备计量,设备校准,设备检测,设备校验,设备外校,设备校正,设备测量,设备测试,设备标定,仪器检验,仪表检验,量具检验,器具检验,设备检验)报价流程:发公司名称和仪器清单-收到清单开始报价-价格合适预排时间上门检测或者寄实验室检测-检测好1-5天出证书-寄回证书-付款。春秋战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建立的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直接影响经济的变革;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崩溃,诸侯逐渐变为私有,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周平王东迁后,各诸侯国使用各种办法和手段,积极发展各自的实力,新旧势力斗争日益激烈,甚至度量衡也被利用为夺取政权的手段之一,其中齐国的例子具有代表性。齐国原本姓姜,是西周姜太公的后裔,战国时被田氏取代,虽然国号仍为齐,但政权已改由田氏家族掌管了,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

“大斗”与“小斗”之争


春秋早期地处东方的齐国,滨海而地沃,有渔盐之利。姜太公被封为齐侯后,十分重视发展经济,至齐桓公(前685~前643年)时,已成为中原早的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统治之间的争权夺利,各种矛盾凸显。到了齐景公(前547~前490年)继位前后,社会矛盾已达尖锐化程度,姜姓齐国一天天走着下坡路,在旧势力日趋解体的过程中,新兴势力逐步发展。在这种新旧势力消长的过程中,以田氏为代表的新兴势力日益壮大。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齐景公与晏婴同游少海,登上观景台,齐景公环视着齐国的大好河山,不胜感慨地对晏婴说,太美了,这样伟大、壮丽的河山,不知将来属于谁了。晏婴毫不掩饰地回答:现在的姜姓齐国不久就会被田氏所取代。因为田氏家族深得民心,他们对上笼络重臣,对下私自用“大斗斛、区、釜出贷,小斗斛、区、釜收之”;“君重敛而田氏厚施”,所以民众都扶老携幼地投靠田氏了。尽管晏婴如此直言进谏,却并没有引起齐景公的重视。《左传》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更详细的记述:公元前538年,晏婴出使晋国,受到上宾规格的接待,在宴会上,晋国大夫叔向趁酒酣耳热之际,向晏婴讨教,问起他对时政的看法,晏婴十分感慨地说了一段话:“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战国时,田陈读音相近,故田氏又作陈氏)。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如无获民,将焉辟之?”类似的记载还见于《史记》等重要古籍中。

如前所述,春秋早期,齐国已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曾被列为五霸。当时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管仲主张发展工商业,同时建议废除王制,实行依法治国。还特别强调统一度量衡的政治理念。然而,这一思想并未引起重视。谁曾料到这种失误竟会被田氏家族利用,成为夺权斗争的手段。

田氏代齐这场政治斗争绝非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几代人的耕耘,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取得成功。度量衡在这场斗争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却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故事还得从头说起。田氏是春秋时期陈国厉公(公元前706~前700年)的后代,陈厉公的儿子叫陈完。相传有一次,周国的太史路过陈国,陈厉公就请他为子孙们占卜,太史看完卜兆后说,陈完的子孙有取得国家的可能,但不都是陈国而是姜姓齐国。后来陈国发生了叛乱,陈完就逃出了陈国来到了齐国,这时正是齐桓公四年。齐桓公要立他为相,陈完推辞说,我是逃难在外的人,哪能占据这样高的位置呢?齐桓公就让他当了工正(管理工商业的官吏),并改叫田完。从此田氏便在齐国站稳了脚跟,并逐渐成为新兴势力的代表。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各种改革,并展开与以齐国国君为代表的旧势力的斗争。到了齐景公时代,奴隶主对平民残酷的压榨、无情的杀戮,致使受刖刑(一种酷刑,砍掉一只脚)的人多致使齐国“市”上草鞋跌价而义足涨价,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另一方面,田氏家族已经过多代人的惨淡经营,传到田僖(xi)子时代,家族势力更加壮大。田氏即趁民不聊生之时机,向民众施以小恵,竟无视官府的禁令,私设“家量”。当民众遇到灾荒或缴不上赋税而向他借贷时,常常用“家量”(大斗)借出,以“公量”(小斗)收回,正是以度量衡为手段,笼络了人心,同时也是与旧势力相抗衡的一种手段。田氏的这种做法引起了晏婴的高度重视,他力谏齐景公,希望们不要太,减轻民众的赋税。齐景公非但不听,还把晏婴打发到晋国,这才有晏婴与叔向的谈话,在酒过三巡后发表了上述一番言论。

田氏代齐并统一度量衡


齐景公逝后,齐国又因统治内部发生斗争,田僖子趁机当上了国相,开始执掌了齐国大权。田僖子逝,田成子立为相时,感到夺取齐国政权之时机已到,一方面效仿前辈们以大斗借贷小斗收回的手段笼络民心,把广大民众聚集到自己身边;另一方面他还大力发展经济,在田氏管辖的范围内整顿物价 ,繁荣市场。据史书记载,当时在田氏采邑内,山里出的竹木、海里产的鱼虾十分丰富,而且价格还很便宜,与国君控制的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百姓欢呼着田氏“爱之如父母,归之如流水”,田氏家族的势力已足够壮大。至公元前404年,终于用武力夺取了姜姓齐国的政权,史称田齐。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田氏家族始终利用以家量贷,以公量收的办法。在取得政权后,又立即以“家量”为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废除了旧时齐国的“公量”,这一事实可以从出土的器物中得到证实。1857年,在齐国故地山东出土了置于“左关”地方征收赋税的三件大型量器:“子禾子铜釜”、“陈纯铜釜”、“左关铜 ”。经过实际测量,铜 容2070毫升,两件铜釜分别容20460毫升、20580毫升,正是十进位制。此外,近几十年,在齐国故地出土了一些量器,其中有6件型制相仿的铜量,其容量皆合当时的5升和10升,而在临淄出土的多件陶量中,有两件自铭为“ ”(升),约合209毫升,约相当于“铜 ”的十分之一。“ ”很可能是一斗的容量。

综上所引史书以及实物互为佐证,可对齐国容量制度作如下分析:齐国早在春秋时期已有一套完整的容量制度:①4升=1豆、4豆=1区、4区=1釜、10釜=1钟;②齐国除了有全国通行的“公量”制外,田氏还自立了一种“家量”,家量比公量大了五分之一,由于“家量”未被禁止,常常在陈氏家族认为有必要时与“公量”并用;③齐国旧有的“公量”是豆、区、釜、钟制,皆为四进位,釜至钟为十进位;田氏代齐后,量制已采用当时在各国比较通行的升、斗、斛制,改四进为五进位,并逐步形成升、斗、釜(斛)十进位制,后废除了齐国的旧制,并与其他各诸侯国基本保持一致。所见齐国量器多为战国后期,故皆多为十进位制。

世通仪器检测在全国有多个实验室欢迎来电咨询:陈工(广东,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四川,福建,安徽,浙江,江西等等)均可上门检测,校准证书带CNAS,出证书快,证书可加急,(主要业务:仪器计量,仪器校准,仪器检测,仪器校验,仪器外校,仪器校正,仪器测量,仪器测试,仪器标定,仪表计量,仪表校准,仪表检测,仪表校验,仪表外校,仪表校正,仪表测量,仪表测试,仪表标定,量具计量,量具校准,量具检测,量具校验,量具外校,量具校正,量具测试,量具测量,量具标定,器具计量,器具校准,器具检测,器具校验,器具外校,器具校正,器具测量,器具测试,器具标定,设备计量,设备校准,设备检测,设备校验,设备外校,设备校正,设备测量,设备测试,设备标定,仪器检验,仪表检验,量具检验,器具检验,设备检验)报价流程:发公司名称和仪器清单-收到清单开始报价-价格合适预排时间上门检测或者寄实验室检测-检测好1-5天出证书-寄回证书-付款。
秦统一度量衡在历史上虽然影响十分深远,但毕竟享国不久。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仅12年便去世,二世胡亥在位不到3年秦朝就灭亡了。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后,首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封建秩序,继承和发展秦制,度量衡也基本上是秦制的延续。然而在西汉刘氏家族执政的200多年中,也没有对度量衡作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在中国度量衡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理论文书和标准器物的制作,都产生于一个特殊时期、特殊朝代——新朝。那么这一切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


西汉末年,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终于步入了危机深重的末途。在母后干政、外戚擅权的历史条件下,王莽被其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看中,急召入宫掌管了朝政。


翻开任何一部历史文献,无一例外地把王莽形容为惯于耍弄阴谋的野心家、两面派。在尚未登基之前,他表现得极其谦恭、忍让,广泛网罗知识分子,千方百计收买人心。一旦时机成熟,登上帝位后,又立即不顾一切地横征暴敛,其府库中仅黄金就达60多万斤。在他当皇帝的短短17年中,推行了一系列复古改制政策,一部《周礼》几乎成了改制的蓝本。王莽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不但给人民带来无数新的灾难,同时也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王莽从篡位到改制,可以说全面失败,度量衡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影响极为深远,这值得我们思考。


王莽“代汉立新”正式当上皇帝,虽然是公元9年,但在此之前20多年中,也一直为后篡位作各方面准备,网罗大批儒学名士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王莽大权在握的元始年间(约公元3年),召开了中国历史上次科学家大会。会上讨论了有关天文、历算、钟律、度量衡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度量衡部分对历代度量衡制度作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后来被《汉书》的作者班固看中,又经过删减,弃其伪劣,后编入《律历志》上篇。此后《汉书·律历志》成为度量衡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书·律历志》度量衡部分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曰备数;二曰和声;三曰审度;四曰嘉量;五曰权衡。数即一、十、百、千、万。有了数才能推生出律历、制造器物、制定度量衡。和声是指乐律之事,而黄钟律又与度量衡互为参校。审度、嘉量、权衡三篇更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度量衡的单位名称和进位关系,长度单位是:分、寸、尺、丈、引,它们都以十进位;容量单位是:龠、合、升、斗、斛,其中除二龠为一合外,其他均为十进制;权衡单位是:铢、两、斤、钧、石,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在此之前,度量衡单位都散落在各种史籍中,《汉书·律历志》在考证了历代经书史籍的基础上,对度量衡单位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给后代留下了可靠的资料。


2.度量衡的三个基本量都以黄钟来复现:九寸正合黄钟律管之长,并以累黍作直观验证。一旦后代度量衡器被销毁或丢失,就可以与黄钟律管、累黍相互佐证。故汉以后的历代,凡追溯古度量衡制者,无一不以黄钟律管和累黍为依据。


3.度量衡三者标准器的形制、材质、制作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成为研究、考证汉代度量衡器的重要依据。


4.有关管理度量衡的行政部门、高的职能长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刘歆等提出以黄钟为度量衡标准,绝非凭空设想。早在《尚书·虞书·舜典》中就有记载:每年的二月,虞帝、舜要到东方各地巡视。将日、月、年等历法协同起来,把乐律与度量衡统一起来(“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汉书·律历志》开篇句话就引《尚书·虞书·舜典》曰:“乃同律度量衡。”作者认为,律历度量衡都做到统一,就能使远近齐一,立信于民。夏、商、周三代都遵循这一法则,故法律制度也都完备起来了(“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三代稽古,法度章焉”)。而《汉书·律历志》却明确以黄钟为度量衡标准,并以累黍为介质,互为佐证。


古代律管可简称为“律”或“管”。声是无形的,要发声就制器,律管就是用来发声的器。有器就必有形,能发出黄钟宫声的律管,它的长度、口径都是固定的,否则音的高低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人的耳朵一般都能感觉得到。要把有形之器定量化,就需要通过测量把发出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的长度和口径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确定一个可视的客观标准了。反过来这支有固定量的律管也可以作为度量衡的标准。刘歆等人正是对律与度量衡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入的理解,才把黄钟律管通过度量衡定量化了。


汉代一尺长为23.1厘米已沿袭了一千多年,黄钟律管之长也绝非刘歆等人能随意改变的,度量衡借助与其他物质进行比较,其量值才能复现并传递。用什么物质复现一尺的长度呢?在刘歆之前就有采用人的头发、马尾、粟、大麦、人体等定尺,但其准确度不高、重复性不好、可操作性也不强,有的也无法与汉尺相吻合。究竟用什么物质既能复现一尺之长,同时还能与黄钟律管的长度、容积和度量衡三者中的某一个单位量相合呢?刘歆等人除了查找古书外,还委派许多人四处寻找能达到上述条件的物质进行实验,后终于找到取代常常食用的谷物——黍。黍子是一种耐干旱的作物,它外表坚硬、不易损坏,不过它的品种很多,大小也有差异。如何能尽量选择每一粒黍正好与一分的长度相吻合更为重要。刘歆下令把各地的黍子都集中起来,又把它们分成大、中、小三等,分别排列,测量它们的长度、容积和重量。后终于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即某个品种中等大小的黍(可惜他没有提到用的是哪一个品种),一粒相当于一分,90粒黍即合黄钟之长,100粒黍当一尺;1200粒黍又正合黄钟律管之容,与一龠相当;所容的1200粒黍之重量约略相当于12铢。终于巧妙地将律管、黍与度量衡三者联系起来。这就是《汉书·律历志》所说的:“度者……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量者……本起于黄钟之龠。……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权者……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一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这简短的几十个字,对度量衡与黄钟、累黍的关系作了清楚的交代。度量衡与黄钟律互为佐证,再以累黍为介质,相互参校,即可以记载于书,形之于物了。有了器物、有了数据,后人也就可以具体操作了。


今天看来,这些数字虽难免有拼凑的成分,但是按照刘歆提出的条件,后人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大体还是相当的。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刘歆能提出这样一系列完整的理论,极其不容易,必定经过寻经查典作为理论根据,还要广泛搜求各种实物与律管、度量衡器相互印证。正因为他对乐律学有很深的研究,对黄钟律与黄钟律管的发音又做过无数次的实验,严格地确定律管的长度和管径后,再去寻找各种自然物与尺、律管的长度、容积反复校验,才可能取得如此的成功。


再从另一方面探讨,黄钟、累黍还包含着非常深刻的科学含义,即构成了建立古代度量衡标准的原理:以黄钟律定度量衡标准,与现代人建立自然基准的基本思想极为相似;而选用100粒黍横向排列定一尺,又选用1200粒黍定容量和重量,完全符合今天数理统计的原理。


黄钟、累黍的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就被班固选入《汉书》成为《律历志》的重要篇章。汉以后历代更是引发了各种讨论:遵循者、赞誉者、怀疑者、批评者无数,却从未能全盘否定,更无人提出新的理论取代它。


历史上早验证黄钟论点的是荀勖。汉代末年,由于战乱纷扰,各种礼仪器物包括度量衡器大多已消亡,晋武帝时,令律历学家荀勖考证古乐律。荀勖凭着他丰富的乐律知识和聪慧的听力,判定当朝宫廷内的太乐八音不和。究其原因正是东汉至晋的尺度长了四分有余,尺度增长了,律管也随着加长,造成乐律失准。于是考证了各种古器并相互校验,终于制定了一支古尺,用此尺重定律管长度。后来经过证明,荀勖所定的古尺与古律都与秦汉时的尺度和黄钟宫声完全相符。可见,律与尺相互校验是可行的。


其后,李淳风在考证唐朝以前历代尺度时说:用律与度量衡相互校验,再用累黍等各种方法是可行的(“以律度量衡,并因秬黍,散为诸法,其率可通故也”。)他以“莽量尺”作为基准(列为等),与他搜集的汉以后魏、晋直至隋,前后17个朝代,27种尺与等尺作比较,分别按尺度的长短列为十五等,后来又被收入《隋书·律历志》,成为后人研究这期间一尺之长的重要历史资料。因此,“十五等尺”在度量衡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朝对度量衡与乐律、累黍的讨论,主要见于朱载堉的《乐律全书》。他为了验证黄钟律管、累黍的关系,甚至跋山涉水寻找合适的竹管,还亲自种植各种黍加以验证。后还是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条件下,找不到另外任何物体可以取而代之。


清朝对前代尺度考订,主要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康熙在考订黄钟律和累黍时,亲自验证,后提出横累100粒为古尺,竖累100粒为清营造尺。他的这一做法十分巧妙,即把古制寓意在其中,还把清朝长32厘米的营造尺,也用累黍(竖排)的方法排列了出来。


刘歆等在采用累黍定度量衡时,不仅确定以黍为中介物,而且还明确指出要取中等大小的黍横向排列。能作出此具体规定,已远远超过了前人,更给后世提供了复现条件。尽管后代也曾有人提出许多异议,如“岁有丰俭,地有硗(qiao)肥……”等,这些不利的客观条件,确实使它的复现不可能做到十分。但是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度量衡器本身也只能做到相对准确,以累黍定度量衡产生的相对误差,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直到今天,当研究者们对黄钟律管、累黍与度量衡三者的关系做了各种实验后,证明基本上能够达到复现目的,这也正是其成功之处。刘歆等人提出的有关度量衡的一系列构想,就是在今天,仍不失其耀眼的光辉,在世界度量衡史上也是的。


《汉书·律历志》还对度量衡标准器的规格、型制、特点以及所达到的量值都作了详细的说明,这也是其重要成就之一。

公司信息

  • 广东省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手机 已认证
    个人已认证
    企业已认证
    微信已认证
    天眼查已核实
  • 3天
  • 世通仪器检测
  •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 2005-10-24
  • 仪器计量,仪器校准,仪器检测,服务
  • 广东 东莞 道滘镇厚德上梁洲工业区

联系方式

  • 陈永兴
  • 򈊡򈊣򈊠򈊧򈊦򈊥򈊤򈊠򈊠򈊦򈊨
  • 13076540068
  • 手机 已认证
    个人已认证
    企业已认证
    微信已认证
    天眼查已核实
  • 3天
关于我们
企业介绍
供应产品
联系我们
名称:广东省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手机:򈊡򈊣򈊠򈊧򈊦򈊥򈊤򈊠򈊠򈊦򈊨
地址:道滘镇厚德上梁洲工业区
主营产品
仪器计量,仪器校准,仪器检测,服务

点击获取商铺二维码

管理商铺

展开 收缩
  • 欢迎来到我们网站

    • 在线客服
    • 微信在线
    • 手机咨询
    • 򈊡򈊣򈊠򈊧򈊦򈊥򈊤򈊠򈊠򈊦򈊨
    • 立即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