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通的仪器校准实验室实施原则
世通仪器是一个严谨,公平,公开,公正的企业,我们要将这个理念落实到工作的每一步当中,世通仪器的每个人都在严格遵守,例如我们的仪器校准实验室实施原则。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地达到预期的结果。”
通过利用资源和活动实现管理,将输人转化为输出的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诸如合同评审、检测实现、结果报告等都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 的输出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或几个过程的输入,有时多个过程间也形成比较复杂 的过程网络。通过对过程的识别,以过程为基本单元,确定输人和输出,确定将输 人转化为输出所需的各项活动、职责和义务,以及所需的资源、活动间的接口等, 便可实现过程的增殖,达到预期的管理结果。系统地识别和管理实验室所有的过 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过程方法”。
实施本原则一般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管理职责、资源配置、仪器检测/仪器校准的实现和分析改进有关的过程,确定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2.确定每个过程为取得预期结果所的关键活动,并明确为管理好关键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3.确定对过程的运行实施有效控制的准则和方法,并实施对过程的监控以及对监控结果的数据分析,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的途径,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源,实现持续改进,以提高过程的有效性;
仪器校准评价过程结果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及对顾客和相关方的影响。
世通的仪器校准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我们为了更好的为各位仪器厂商提供更的服务,我们对本公司的人员以及我们的仪器校准实验室的所有工序人人员有了一些严格的规定,做到公开,公正,透明等原则。例如:
1.我们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明确自身贡献对社会和仪器校准实验室所起的作 用和重要件、个人利益与顾客和实验室利益的关系,从而建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
2.把仪器校准实验室的总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业务线,让员工看到更贴近自己的目标,激励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对员工的业绩给予评价;
3.建立鼓励员工,为提高自身能力而接受教育、培训、分享知识和经验的措施;
4.建立完整、有效的激励措施(包括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使“全员参与” 给实验室带来收益的同时,员工也从中得到了物质、精神方面的回报和成就感。等等。
世通仪器助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功不可没
如今经济下滑的年代,很多企业纷纷主张降低各方成的成本,收敛开支,其中世通仪器也是功不可没,举例说明,世通仪器某客户,一直以来都会将企业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所以在采购,生产等环节,能够很好的控制好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的品质,减少报废率的产生,给购买者和使用者增添了信心,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举二得。
现如今,由于仪器仪表的行业发展迅速,中国的仪器已经成为外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主要竞争对象。企业针对于研发国际标准的仪器仪表、的仪器仪表,种类繁多,已经接近世界水平,许多国外买家纷纷投向中国市场,中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潜力不可估量,而我们的担子就更重了,为了仪器的度,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
还有部分企业,产品以出口为主,对产品的质量更要严格把关,这样对仪器的度要求就更高了,为仪器的准确度,要进行仪器校准,仪器校正,仪器外校,这就促进了仪器校准行业的发展。
选择判别和识别正规仪器校准服务机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具有多参数、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和计算机处理等多功能的计量检测设备不断出现,30%的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的检定往往没有现成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可作为依据。计量技术机构采用校准的方法对其计量量值进行溯源,对其功能进行检查,出具的是计量校准证书。而计量校准证书一般不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作为计量仪器的管理者或使用者如何对校准结果进行正确判别和确认是当前企业计量人员极为关注的问题。
1.仪器校准方法的正确选择
根据国家标准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IEC17025:2005,IDT ),实验室应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适用于所进行的校准方法。但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客户在寻求仪器校准服务时均未所采用的方法。仪器校准方法是为进行校准而规定的技术规范。当前,我国发布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大部分是计量检定规程,而不是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以是国际、区域、国家或行业技术规范发布的方法。对于非常规的计量仪器,作为企业计量管理人员要了解这些非常规的计量仪器的使用要求,特别是量值准确度的使用要求,如果有国际、区域、国家或行业技术规范发布的校准方法,这些方法又能够满足企业实际使用要求的,企业在送检时应指明所采用的校准依据。当然,所选择的方法是新有效的版本。
国际、区域、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技术规范中可能有多种校准方法,企业计量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指明应采用其中什么方法。当国际、区域、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技术规范中没有合适的校准方法时,企业可以在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或期刊公布的,或由计量仪器制造商的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企业也可以提出根据自己需要而制定的校准方法。
2.仪器校准结果的正确判别和确认
1)根据校准的技术依据判别和确认
仪器校准机构通常在校准证书中注明校准的技术依据。如果依据的是国际、区域、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技术规范,判别和确认时可对照所依据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判别和确认校准结果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的要求,是否满足使用的要求。这些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仪器的[示值]误差或准确度等级、测量重复性、响应特性、鉴别力、分辨力、稳定性、灵敏度、漂移、响应时间等计量特性。如果依据的是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或期刊公布的,或由计量仪器制造商的方法,这类校准方法可能不包含或不完全包含计量特性的所有要求,那么应根据校准的结果分析是否满足使用的要求,根据使用要求进行判别和确认。
校准是为确定计量仪器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因此,校准时一般采用比被检计量仪器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提供的约定真值与被检计量仪器的示值进行比较来确定仪器的示值误差。示值误差主要有三种表示形式:
(1)误差:Δ=x-x0
(2)相对误差:δ=(Δ/x0)×
(3)引用误差:δ=(Δ/xN)×
上列式中x为被检仪器的示值;x0为计量标准复现的量值,即约定真值;xN为引用值,一般为被检仪器标称范围的上限或量程。在判别和确认时,直接看校准证书出具的示值误差校准结果是否符合校准依据规定的大允许误差的要求,即上述示值误差的值小于或等于大允许误差时判别为符合使用要求。
2)根据校准时所采用的计量标准判别和确认
校准证书都应表明校准时所采用的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或者大允许误差、测量范围等技术参数的信息。判别和确认时检查校准证书所列出的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或大允许误差是否或优于被检计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或大允许误差的要求。检查所采用的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是否覆盖了被检仪器的测量范围。
3)根据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判别和确认
校准证书注明了校准结果测量的不确定度。示值误差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与被检计量仪器的大允许误差的值之比,应小于或等于1:3,应注意,是校准结果测量的不确定度与被检计量仪器的大允许误差之比,而不是与校准结果之比。校准结果测量的不确定度大于校准结果是很正常的。
4)根据计量仪器的不同特性判别和确认
计量仪器不同的计量特性如仪器的测量重复性、灵敏度、分辨力、漂移等特性与仪器的示值误差有一定的关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匹配,例如重复性误差如果大于示值误差,表明仪器不稳定,不能正常使用。一般情况下,仪器的测量重复性误差不应大于仪器示值大允许误差的1/5。
在客户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通常校准机构在校准证书上不出具仪器测量重复性误差等特性的。为此,使用者可以自己作重复性试验。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该计量仪器对相对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n次的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各次测量结果为yi(i=1,2,.....n),
则其重复性s(yi)可用贝塞尔公式计算:
式中:Y一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n一重复测量次数,一般应不少于10次。
3.仪器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正确应用
计量仪器校准结果确认后,对其提供的测量不确定度如何正确应用,普遍存在一个误区。校准证书列出的测量不确定度是校准结果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关键是看该计量仪器在使用时是否使用校准值并加以修正。例如,标准砝码证书上列出不同质量砝码的实际值和测量不确定度,当采用标准砝码检定或校准低一等级砝码时,使用的是标准砝码的实际值而不是标称值,因此在分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时,应直接引用标准砝码测量的不确定度。如果测量结果不能修正的,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毫无使用意义的。例如,游标卡尺校准证书上列出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但由于使用游标卡尺时不可能进行修正,在分析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所引入的不确定度时,不能用游标卡尺校准证书上列出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而应使用游标卡尺的大允许误差。
世通提高纺织仪器校准规范性,助企业产品质量更上一层
发布时间:2014-10-26 16:57:14 浏览:391 次
随着纺织产品各项工艺指标检测的需要,新型、纺织仪器层出不穷。原国家纺织部颁发的一些检定规程,现已远远不能满足纺织仪器检定工作的需要。那么,如何这些国内外的纺织仪器为生产和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测试数据,这就是摆在我们企业计量人员而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确保这些新型纺织测试仪器的精度满足于产品质量的需要,经调研、试验、实践,我们制订出了纺织行业中部《纺织计量仪器自校规范》和《纺织检具自校规范》。从而达到对纺织行业所有与生产质量相关的测量和监控装置都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有效控制。
1.纺织计量仪器自校规范
(1)对进口的无检定规程的16类25种纺织试验仪器分别制订了不同的仪器校正方法,这些方法是我们在掌握测试仪器的性能、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的情况下并根据生产要求编写而成的。如瑞士、关国产的鸟斯特大容量(纤维)测试仪(HVI及AFIS ).鸟斯特条干仪、纱疵分级仪、单纱强力仪等,这些国际上的棉纺测试仪器,它们检测的各项工艺指标,国际上是公认的。同时它们也是产品的保护神,如何对它们进行检定并确保其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检测机构也束手无策,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并经试验,找到了性能的关键测试点,制订了以功能校验和标准棉样定期对比试验的方法来其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织物中压透气量仪是检验高密织物布而均匀性及透气性的测量仪器,由于其性能复杂、技术参数多,我们通过用标定透气性值的标准孔板定期校验喷嘴口径并比较相应透气量误差的方法,来透气量仪检测的准确性。
(3)国产的电子强力仪是检测纱、线条干的重要仪器,则通过定位块、标准力值祛码检验其夹持器和示值功能的正确性,来仪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4)原棉杂质分析机是检测棉花含杂率的分析仪器,通过制订允差,并用隔距片来控制各部件相对误差的方法,来该分析仪器的准确性。
(5)分度值为0.5℃的屋型温度计是纺织行业用来监控生产车间温湿度的重要监控器具,由于这些器具分布广、使用量大,并对纺织产品的工艺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仪器计量机构对这种较低精度一次性检定的器具不予检定,为确保其示值正确性,经过调研,我们在省气象局购买了分度值为0.2℃的干湿球温度计,作为比对该类器具的标准,按周期对仪器进行校正、维修,了其示值准确性,满足了各道工序生产车间对温湿度的要求。
2.纺织检具自校规范
我们制订了用来平车、定位、校水平、校压力等10余种纺织检具的校验方法。
(1 )标准轴、平直尺是纺织各工序用来大、小平车的检具,其各项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平车质量。以前由于未纳入规范管理,加之使用和保管环境的原因,这类检具表而大多存在锈蚀,扭曲、变形的不在少数。我们针对该类检具的主要技术要求,制订了校验规范,规定了其平行度,直线度的允差,并要求机修人员定期对其校验和维护保养,使其各项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了纺织主机的平车质量及设备运行的完好性。
(2)皮辊加压测力仪是粗、细纱机平车的检具,它可以确定佳工艺压力值,是条干均匀度、减少断头率、提高纱、线质量的测定仪器。该仪器由于生产厂家少,质量性能不稳定。我们自制工具,并借助力值祛码的校验,制订出了在纺织行业特检测皮辊测力仪的方法,经检测有60%不合格的产品,退回厂家索赔,厂家都给予了认可。经我们检测合格的皮辊测力仪为各分厂平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3)清花棉卷的质量是靠棉卷均匀度机来检测的,它的品质指标直接影响到后道工序条干的不匀率。口前,各厂家均以每米的称量指标来衡量其工艺质量,为确保条干不匀率的品质指标,进一步提高纱线的产品质量,公司将棉卷质量每米测试改为半米质量测试,并要求训一量部门将该仪器称量精度也同步提高一倍。经过调研分析,我们改制出了生产厂家也无法提高其测试精度的棉卷均匀度机,并通过自校规范,定期校验“称量”和“训一长”两个项口,使检测示值精度提高了一倍半,即将原分度值Sg提高到了2g,从而使该项工艺指标的测试参数提高了一个层次。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不断修改和完善上述自校规范,使之更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并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工作的要求。、准确的计量检测仪器,为生产出质量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仪器计量技术基础工作必将在企业的生产、质量、经营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仪器计量机构如何做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供各企业参考
质检部门的仪器设备,是质检部门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今业务活动及发展趋势来看,正确合理地对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进行成本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档案,有计划地更新设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使之持续准确可靠,有效且经济地提供硬件的支持,是检验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
一般来说,设备管理的成本主要包括购置费用(直接影响折旧费)、维修与设备管理人工成本、维修材料费(主要是备件)、外修费、停工损失等。设备管理成本的控制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关键,所以不应是被动地控制,应将更多的设备成本从不可控制成本变为可控制成本,从而达到降低总成本的目的,体现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效。
设备的选择
实验室设备的选择与其他行业中的采购工作有很大不同,主要以满足的经济需求和符合使用需要的品质需求。设备的选择对于整个质检环节来说至关重要,设备作为科技的直接载体,其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总之,在对技术和市场把握较为准确的情况下,力争达到技术、经济合理、生产可行、结构升级化和合理化,才是合理选择设备的终目的。
设备选择一般应从采购计划制定开始,采购计划应根据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现有设备数量与实际工作需要来确定设备配备比例,佳配备比例为2:1,一套在正常检验工作中使用,另一套备用,以方便设备送检或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得到替换,仪器校准工作顺利开展。在对设备进行校验时,应调查可供选择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进行经济评价,结合本单位发展规划和业务开展情况,作出决策。选择较好方案,以便组织采购。
选择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仪器设备的工作效率。
(2)仪器设备的精度、准确度的保持性。
(3)设备对工作安全的保障性能。
(4)设备是否节约能源、,是否便于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
(5)环保性。
(6)设备的成套水平。
(7)设备在不同工作条件的适应性。
同时,选择合格的设备供应商也是在选择设备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是良好的性价比、可靠的质量和的售后服务的重要。
运用价值工程考虑寿命周期成本和使用效益,也是现代设备购置的另一种基本方法,是控制设备综合成本的有效法则。价值工程就是用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取得好的功能效益,寿命周期成本不仅包括购置成本,还包括使用成本。因此,在购置设备时,要对设备的购置费用、品质、性能、可维修性、使用维修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其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求得佳的价值。
仪器设备的使用
建立有效、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是现代设备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对设备寿命周期的所有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综合管理,也已经成为现代设备管理的主流观念,是设备管理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仪器设备寿命的长短、效率大小、精度高低,不但取决于设备本身的设计结构和各种参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设备的合理使用。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可减轻磨损,延缓老化,保持其良好性能和应有的精度,从而使设备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
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应做到:
(1)根据质检部门本身的工作特点和业务开展情况,经济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设备。既要满足检验工作需要又不能使设备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
(2)根据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结构和技术特点,恰当地安排检验任务和设备工作负荷,使各种设备物尽其用,避免“大机小用”“精机粗用”等现象。
(3) 为设备配备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操作者,要求操作者熟悉并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范围和维护保养技术。上机新人一定要经过培训和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立操作。
(4)为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设备在规定温湿度、防尘、防震等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转,延长使用期限,设备安全无故障。
(5)经常对职工进行正确使用、安全操作和爱护设备的宣传教育,使设备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处于佳技术状态。(6)制定有关设备使用和维修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责任制度,将使用、维修记录存入设备档案。
另外,坚持对设备的日常维护,防止固定部位的松动。保持设备清洁,经常进行润滑以及进行部分调整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清洁、修理、调整,更换少数已经磨损老化的零件,使设备精度达到规定要求,并对主要零件的磨损情况进行测量、鉴定,为编制设备修理计划提供依据。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要在初期磨损阶段爱护使用,在正常磨损阶段精心维护使用,在剧烈磨损阶段前及时修理。相应地,设备的故障变化规律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故障期精心安装、认真调试、强化试运转、严格验收;在偶发故障期加强维护保养;在进入磨损老化故障期前及时进行预防维修和改善维修,重视经济和技术劣化。如今在“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大环境下,重视对经济、技术劣化的应对,其基本做法就是提高设备的生产运转效率,防止设备的闲置不用,在技术劣化之前及时进行更新工作。
另外就维修方面而言,预防维修制度是我们应该考虑的维修制度。在此维修制度下,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维修、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改善维修、预知维修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的成本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维修方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维修费用。,可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选择,如对状态易于监测的故障实施预防维修,对维修方便、故障有规律的实施定期维修等。其次,可根据经济性的不同选择维修方式,将事后维修费、预防维修费、状态监测费、停机损失费等进行比较,选择费用小的修理方式。再次,按设备不同的劣化形态选择维修方式,预防维修是较好的维修方式。这样,既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又能将维修成本降到低。
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有设备和新设备不断完善,设备无形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陈旧设备已无法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就,根据检验业务发展需要,改变原有设备的结构或为旧设备增添新部件、新装置,改善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指标,使局部达到或全部达到现代化新设备水平,比购置新设备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上比较合理。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仪器计量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是维持计量机构仪器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应作为一项经常性和长期性工作来抓,是质量工作中能体现成效的一个基础性工作,那么怎么能做好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呢?
1.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在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建立与本机构相适应的具体负责仪器设备管理的机构,实行机构、科室、操作人员的三级管理网络,通过相互协调的仪器设备管理网络,设专人负责,使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从申购、采购、验收、标识、建档、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停用、报废等逐一落实。通过仪器设备管理文件的实施,以文件形式将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岗位职责、管理要求、工作程序、状态标识、记录与档案管理等明确统一规定,使各部门各岗位都了解其在仪器设备管理中所负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从而实现仪器设备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建立仪器设备的管理台账和档案。对于周期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当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台账,应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名称、出厂编号、测量范围(量程)、精度(分辨率)、购入日期、购入状态、购入费用、管理编号、使用部门、保管人、用途、状态(在用/停用)、计量检定周期、计量检定单位/部门、上次计量检定日期、检定结果、历次计量检定记录(日期与结果)等,必要时还可增加仪器设备管理类别、等级(贵重、主要、一般)、档案编号等。
3.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通常仪器设备从计量管理角度上可分为周期计量、一次性计量和非计量三大类(或A,B,C类),直接用于测量的仪器设备一般应归类为周期计量仪器设备,而作为提供或创造测量条件或环境条件用的仪器设备(如普通交流稳压电源、空调机等)可归类为非计量仪器设备(C类),对于其测量准确度一般不会随时间、环境条件和使用状态等因素改变的检测仪器设备(如玻璃水银温度计和钢板尺等)可归类为一次性计量仪器设备(B类)。从仪器设备的用途上可分为检验仪器、辅助检验仪器、办公仪器设备、环境使用。根据设备的综合效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对设备进行管理。
其主要评定要素:故障的影响、有无替代设备、开动状况、修理难度、对质量的影响、原值等。通过对以上要素进行综合评分,来分别制定对不同类型的仪器的保养或维修计划就比较简单明了了。
4.做好仪器设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仪器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对本部门所开展的检测项目做出各检测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值的评定,以便在需要时可以提供所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值。在进行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必然需要用到仪器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值。因此,仪器设备的使用部门应注意收集所有仪器设备的各个测量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值,一般可以通过仪器计量检定或从仪器校准证书上得到。
5.做好仪器设备的各项记录的归档工作。计量检定证书、使用记录、维修记录、零配件更换记录等应及时定期归档,这些记录可反映仪器设备的历史情况,以便在出现量值或精度超差时能及时发现和查找原因,并加以消除或采取补救措施。为了将各项记录定期归档,在设计记录方式时好是采用活页形式,并在每页记录加以页号和仪器设备管理编号,防止记录遗失。
综上所述,设备管理工作不是简单地购买、使用、管理设备,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工作,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需要从各个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限制各种支出,主动地降低总成本,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和花费,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可实现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经济、设备综合效用高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设备管理的主动权,掌握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的主动权,真正体现质量工作的成效,更好地设备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